本周(3月31日 - 4月6日),水产市场监测品种均价为17.98元/公斤,较上周环比微降1.05%。在监测的10类淡水鱼品种中,价格走势呈现分化态势,其中6种价格上涨,4种价格下跌。这种分化反映出当前水产品市场供需结构正在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。
从监测品种来看,鳊鱼价格从上周的13.23元/公斤上涨至本周的13.93元/公斤,涨幅达5.29%。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清明祭祀需求的增加,使得市场对鳊鱼的需求量上升。同时,主产区出水减少,供应量相对不足,进一步推动了鳊鱼价格的上涨。鲫鱼价格从上周的15.61元/公斤上涨至本周的16.13元/公斤,涨幅为3.33%。随着餐饮消费的逐步复苏,市场对鲫鱼的需求有所增加。然而,养殖端的出塘量并未同步增长,导致市场供应相对紧张,从而推动了鲫鱼价格的上升。鲤鱼价格从上周的10.63元/公斤上涨至本周的11.02元/公斤,涨幅为3.67%。同样受到餐饮消费复苏的影响,鲤鱼的需求量增加。
并非所有的鱼价都呈现上涨趋势。黑鱼价格从上周的17.50元/公斤下跌至本周的16.83元/公斤,跌幅为3.83%。主要原因是春季大量大价春鱼上市,导致流通环节库存积压,市场供应相对过剩,从而使得黑鱼价格出现下跌。桂鱼价格从上周的49.33元/公斤下跌至本周的46.78元/公斤,跌幅为5.17%。春季是桂鱼大量上市的季节,货源充足,市场供应过剩,导致桂鱼价格明显下行。
然而草鱼、青鱼、花鲢价格平稳运行。这些品种存塘量充足,终端消费稳定,市场供需关系相对平衡,因此价格仅在窄幅范围内波动。鲢子鱼、黄颡鱼均价与上周相比,价格跌幅在2%以内,整体价格保持相对稳定。
本周水产品价格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,部分品种因节日需求和供应变化导致价格波动较大,而多数品种则因供需平衡保持价格稳定。预计随着清明节后消费需求回归常态,以及后续养殖端供应量的逐步调整,市场价格或将进入震荡调整期,需持续关注主产区天气、病害及物流成本变化对价格的影响。
以上信息,仅供参考!
附:监测品种周均价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