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(9月8日-14日)上海江桥市场蔬菜混合均价呈现稳中有落的价格走势。北方产区的雨势减弱,对蔬菜生产所造成的影响正在逐渐消退。雨水停歇后的产能正在加速恢复,此前采收困难、损耗增加导致的成本上涨也在逐步回调至合理区间。
虽然在气温方面,河北坝上、内蒙古地区秋意渐浓,部分主要种植品种如莴笋、小菠菜、青圆椒等生长速度相应放缓,外围产区可替代货源不足的情况下,价格短时间表现的较为坚挺。但此前降雨影响下价格偏高的散花、西兰花、豆王、芸豆等,随着近期甘肃、山西等地货源上市量增加,价格已经有所松动。大白菜、白萝卜、黄瓜、西葫芦、芹菜等也是度过供应茬口期,周内价格纷纷有着下行表现。可见,不利因素的逐渐消退,使得蔬菜产能向好发展,也为周内价格下行提供有利条件。
周内交易情况,随着院校食堂开学周备货结束,采购频次回归常态。此前来货量相对集中的土豆、白菜、洋葱等大宗蔬菜,本周来货根据市场需求相应调整。另外,高温消退后,江苏南通地区的地产叶菜,东台地区的辣椒都有露头趋势,也会挤占掉现阶段少量的市场客菜需求,这也是往年进入九月后的交易量正常走势。
后续,近期中东部地区开始“退烧”,告别高温日后,凉爽的气温会更加适宜地产蔬菜的生长。一般国庆前后地产蔬菜就会逐步形成批量上市的条件,届时流通渠道会更加多元,蔬菜价格也会进入季节性下降区间。
豇豆
本周市场豇豆价格呈现缓步上涨的价格走势。随着天气逐渐转凉,河南、山东、江苏等地的豇豆进入供应后期,品质和产量都是有所下滑。为了保障货源品质的稳定性,商户也是转移至广西柳州、云南孟定等南方产地开始收购。运输距离拉长后的成本上涨促使近期豇豆价格有所抬头。
但来货结构相较往年依然有着差异,市场内今年可见,云南产地的来货量有所增加,从原本的辅助补充为主,成为现阶段和广西产区分庭抗礼的存在。从商户反馈得知,往年由于云南产区运输距离远,收购价相近的情况下,到货成本要明显高于广西货源,因此一般在广西货源供应偏紧的时候,才会从云南产区调货补充。但随着近两年云南产区种植面积逐步扩大,形成一定规模性质,在集中上市阶段有时收购价格反而要低于外省货源。今年就是在到货成本相近,相差不大的情况下,形成了两地货源同步积极入场的情况。市场销售价格相较此前中东部货源略有抬升,本周广西豇豆2.7-2.8元/斤、云南豇豆2.9-3.1元/斤。
冬瓜
本周市场冬瓜价格呈现上行走势,也是从此前的低位区间有所回升。夏季时段的冬瓜供应产地较多,不仅辽宁沈阳、吉林长春等地有着优质的吊瓜货源,江苏大丰、河南周口等地也是有着大量的地冬瓜上市。在去年高位行情推动与今年受灾减产较少的助力下,产地整体呈现出“丰产丰收”的上货表现。因此,虽然夏季时段冬瓜需求体量较大,但价格一直较为平淡,呈现出低位躺平的态势。
直至本周,市场吊冬瓜来货量有所增加,同时在产地收购价格上涨的拉动下,呈现出同步上涨的走势。根据市场商户反馈,8月期间由于持续高温天气,江苏、河南一带的地冬瓜有着病害现象,品质下滑不耐储存。这种不稳定性促使采购商更愿意采购北方产区的吊冬瓜。因此近期市场吊冬瓜走货加速,商户在产地收购更为积极。同时北方产区近期气温已经开始陆续转凉,上货量已进入下行周期,正是这种供需关系的调整,促使偏低的冬瓜价格向上回调,本周后期,吊冬瓜销售价格0.7-0.75元/斤,地冬瓜0.45-0.5元/斤。
西葫芦
近期市场西葫芦价格有所波动,周内再次呈现出小幅回落的价格走势。
夏季时段的西葫芦主要来自甘肃、张北等冷凉地区。由于今年前期蔬菜价格普遍低迷,种植户一定程度放松田间管理,使得进入供应后期时段,产地上货量时有波动。加之8月以来产地雨水频繁,阴雨寡照天气对西葫芦的坐果率有着影响。因此进入9月以后,兰州货车辆上西葫芦的配货占比有着相应减少,市场销售价格也是有着较好的表现。
但随着上旬以来,山东寿光地区的秋茬西葫芦开始上市,西葫芦价格短时间内也是经历了冲高与回落的进程。冲高是由于山东新茬货源上货量还不大,品质优异、耐储性高,质优价优拉动销售价格继续上涨。而回落是由于山东产区来货量正在逐步增加,兰州西葫芦出现销售压力后,开始通过降价手段促销,使得西葫芦整体价格出现下滑。本周后期市场销售价格:山东3.0-3.3元/斤、兰州2.5-2.7元/斤。
更多资讯,请关注绿果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