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大蒜上市以来,价格忽高忽低,如坐“过山车”。进入8月份,也进入入库高峰期,蒜农惜卖、蒜商惜收的僵持局面逐渐被打破。8月3日,记者在我市大蒜主产地之一的成武县大田集镇和白浮图镇了解到,蒜农怕错过入库期,不得不低价位出手保存两个月的大蒜。另外,蒜商也开始低价收购大蒜,以弥补早期高价位收购带来的损失。
“坚持到现在,不得不卖了。”8月2日上午,成武县白浮图镇刘唐村的张东峰以每斤2.6元的价格出售了已保存两个月的5吨大蒜。今年,张东峰家种了6亩大蒜,上市初期,看到大蒜价格不断攀升,他没有出手,晾晒之后存在自家院子里。6月初,大混级蒜价每斤涨到4元多,但他感觉还有上升空间,决定继续观望。7月份,大蒜市场进入僵持状态,蒜价持续走低,一度降到每斤2.1左右。看着5吨大蒜即将发芽,他坐不住了。“再不出手就发芽了。”张东峰说,趁着有蒜商收购,抓紧出手,再过两周入库时间一过,恐怕价格更难估计。进入七月下旬,蒜价不断下滑,一度降到每斤2.1元。目前,价格回升到每斤2.5元左右。经历两个月的观望,面对大蒜市场的“价格迷雾”,蒜农已经筋疲力尽。进入8月,大蒜入库高峰期到来,趁着市场有人收购,不少蒜农开始出手“存货”。
“现在多收些,就能少赔些。”白浮图镇蒜商张先生说,他6月份以每斤3.5元收购了100多吨大蒜,但随后价格持续走低,赔了不少钱。他瞅准大蒜入库价格走低的有利时机,大量低价位收购,以弥补早期高价位收购带来的损失。
受2011年大蒜价格走低的影响,今年我市大蒜种植面积有所减少,加上今年倒春寒天气,产量减少。五六月份,大蒜价格从入市的每斤1.2元,十天不到突破4元,并一度升到最高点4.3元,有2010年“蒜你狠”重来的趋势。价格走高,使蒜农惜售、蒜商惜收,7月份的大蒜市场进入有价无市、交易萎靡的僵局。而在这一过程中,蒜价也在悄然走低,从6月初的最高点4.3元,跌至现在的2.5元,两个月跌了四成。
对于未来的行情,多数蒜商表示“很难捉摸”。大田集镇大蒜出口商于钦山表示,因到入库期,原来僵持的市场已经松动,但交易量不大。当记者问及未来大蒜价格的走势,从事大蒜生意20余年的于钦山说:“很难捉摸,价格可能还会回升,但幅度范围应该不会太大。”
更多资讯,请关注绿果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