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蔬菜的整体价格快速上涨,涨幅明显。
10月24日,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3.51元/公斤,比上周同期(10月17日)的3.11元/公斤上涨12.86%;比去年同期的3.57元/公斤下降1.68%。周环比大幅上涨;年同比小幅下降。上周,价格同比下降11.14%,本周同比降幅大幅收窄。

本周,蔬菜的整体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连续上涨,涨势比较迅猛。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低温阴雨天气惹的祸。到本周,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提前进入气象学意义的冬季,北京也已经入冬了,比往年提前了10几天。河北、山东许多秋季蔬菜还处于生长期内,由于低温寡照,冷棚蔬菜几乎停止了生长,蔬菜的产量大幅下降。由于提前进入冬季,许多冬季蔬菜按照常规还没有上市,云南为北方地区生产的蔬菜还处于生长期内,即没有长至商品规格,也没有形成批量,使得近期蔬菜供应也捉襟见肘的现象。秋季蔬菜产量上不来,冬季蔬菜还没有进入上市期,蔬菜供应呈现偏紧的状态。
上周,价格上涨的蔬菜主要是茄果类蔬菜,是先开花后结果的蔬菜,此类蔬菜的价格在本周仍然居高不下,个别蔬菜价格出现一些松动,略有回落,回落的幅度很小,回落的基础也不扎实。比如黄瓜,本周后期价格略有下降,一方面的居高不下的价格抑制了消费,需求减弱,一方面是新秧黄瓜的产量有所增大,但是价格回落的幅度比较小,回落以后的价格仍然处于较高的位置;而豆角类蔬菜由于北方产区的产量快速下降,特别是天津冀州、河北唐山的豆角类蔬菜,往年此时正是大量上市阶段,今年则一直受到低温寡照的压制,产量一直上不来,而且还有提前退市的趋势,而云南豆角类蔬菜还需要10天半个月左右才能上市,豆角类蔬菜的价格还在抬头。
本周价格上涨的蔬菜主要是鲜嫩的叶类菜,包括大白菜、圆白菜、芹菜、韭菜、茴香、小菠菜、小油菜、油麦菜等。此类蔬菜价格上涨,主要是低温寡照。由于光照不足,棚内温度始终上不来,蔬菜的生长速度明显放缓,“没有产量”,价格在不断地走高。香菜、小菠菜的价格领涨,其他蔬菜紧随其后。其中河北中南部生产的圆白菜、山东德州生产的芹菜,前期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批量上市条件,价格相对较低,在其他蔬菜价格稳步上涨的情况下,一部分需求转移到这些价格相对低廉的蔬菜上,超市也把这两种蔬菜选定为“特价”菜,销量大幅增加,也把这两种蔬菜的价格给拉了起来。
在产地,农户也有惜售的现象,由于蔬菜的生长速度放缓,推迟几天采收不会影响到质量,农户也在待价而沽,有的村子如果某户卖价低了还有其他农户面前抬不起头的感觉,使得地头收购价也在不断地被拱高。
本周,蔬菜的整体价格涨幅比较明显,主要原因是低温,由于近期降温过快,冬季蔬菜不能及时补充,使得蔬菜供应整体趋紧。待到冬季蔬菜上市以后,供应趋紧的局面会得到扭转,近期一些蔬菜的价格基本上已经“涨到头”了,到时候价格还是会有所回落的。
更多资讯,请关注绿果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