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,蔬菜的整体价格高位回落。
11月14日,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3.46元/公斤,比上周同期(11月7日)的3.62元/公斤下降4.42%;比去年同期的3.11元/公斤上涨11.25%。周环比小幅下降;年同比大幅上涨。上周,价格同比上涨12.07%,本周同比涨幅略有收窄。

蔬菜的整体价格在10月末达到顶点以后,11月份开始了波动下行的进程,本周价格周环比下降的幅度超过了上周,周环比的降幅稍微明显一些。前两周曾经谈到:“蔬菜供应最为紧张的时间段已经度过,但是要使供应恢复常态,恐怕还需要一些时日”,本周蔬菜的供应能力已经比前期明显转好,但是整体价格仍然处于较高的位置。
本周蔬菜价格继续回落,主要得益于后续产地的蔬菜开始接续上市,冷棚生产的蔬菜产量开始恢复,暖棚蔬菜的产量也有所增大。相比较而言,生长周期短的蔬菜,供应能力恢复的速度会快一些,生长周期较长的蔬菜,供应能力恢复的速度相对慢一些。本周价格环比下降的蔬菜主要集中在鲜嫩的小品种蔬菜方面,也有一部分茄果类蔬菜的价格出现回落,至于耐储蔬菜,前期价格波动的幅度较小,近期价格回落的幅度也相对较小,有些品种的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变化。
鲜嫩小品种蔬菜中的小菠菜、小白菜、小油菜、韭菜、茴香、香菜、油麦菜、苦菊、罗马生菜、散叶生菜的价格均出现下降,有些品种的降幅还比较明显。主要原因是这些品种大部分是北京及周边地区冷棚生产的,冷棚生产的这些蔬菜的产量开始加大,价格整体出现下滑。前段时间价格上涨,主要是降温以后,露地生产的蔬菜产量下降,提前退市,冷棚生产的蔬菜上市期推迟,供应链衔接出现断口,价格大幅蹿高,现在冷棚蔬菜开始上市,产量逐渐增加,供应链断口得以弥合,价格逐渐接近常态。辽宁暖棚生产的苦菊在本周也进入集中上市阶段,苦菊的价格比前期降幅过半。
除了小品种蔬菜价格下降以外,大白菜、圆白菜、芹菜、散菜花、莴笋的价格也出现下降。其中大白菜价格下降是河北中南部的大白菜都进入成熟期,有集中上市现象;圆白菜价格下降是因为到了本周后期,湖北圆白菜开始上市,河北南部邯郸圆白菜开始上市,河北中部保定地区冷棚圆白菜进入集中上市阶段,圆白菜的供应链基本上完成了产地转换的衔接;黄河中下游地区,包括河北南部及河南、山东等地生产的散菜花,大部分还是露地种植的,近期都开始上市,在随后一段时间,北方地区会继续降温,地里的蔬菜需要赶在降温之前尽快销售,迫使散菜花的价格在本周也是连续下降;本周,山东济南、德州冷棚芹菜开始上市,芹菜的生产方式由露地生产向大棚生产转换过程也实现了衔接,芹菜价格也开始回落;山东临沂的莴笋开始上市,莴笋的价格在本周快速回落。
茄果类蔬菜中的长茄价格出现回落,主要原因是辽宁海城暖棚长茄产量增大,并且拉动绥中长茄的价格一并下降;山东聊城、潍坊大棚黄瓜开始进入批量上市阶段,黄瓜价格也开始高位回落。
由于后续产地的蔬菜已经开始接续上市,蔬菜的供应能力在逐渐增强,价格也开始进入阶段性下降区间。但是,由于前期蔬菜供应存在着一些缺口,新开始上市的蔬菜有一部分需要填补前期的缺口,而且每当一个新产地的蔬菜开始上市,全国多地的客商都会跑到那里采购,使得新产地蔬菜的供应能力仍然存在着不足,也使得价格回落的速度相对缓慢,也使得本周的价格仍然处于高位。不过,后期蔬菜的供应形势还是在逐渐向好的。
随后,蔬菜的主产地还会继续南移,一些蔬菜的生产方式也还要继续进行一些转换,供应链也还存在着继续衔接的过程。从后续产地蔬菜的生长状况来看,总体上是好于秋季的。南方产区的蔬菜也有受淹的现象,也有上市期推迟的现象,但是在衔接过程中出现断口的时间会比前期明显缩短。因此,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,蔬菜的价格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。
更多资讯,请关注绿果微信公众号